25岁小伙突发脑梗,石市二院紧急救援解危机
近日,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急诊科、神经内科、导管室等多学科团队紧密合作,“溶栓+取栓”双管齐下,成功把一名年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从死亡线拉了回来,避免了严重后遗症,为他争取到回归正常生活的机会。
25岁的小伙子小李(化名)最近为备考熬夜学习,偶尔觉得头晕、头痛,手不灵活但没重视。这天下午,他突然发现右半边身体不灵活,说话不清楚,家人连忙拨打了120。送到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时,右侧肢体已经偏瘫,反应迟钝,言语不清。
“考虑急性脑梗死!”急诊接诊医生快速评估。“立即启动卒中绿色通道!”急诊科主任李秀彩果断安排急查医学影像及抽血化验等,并与神经内一科副主任崔浩来到磁共振室,实时关注检查结果,图像显示:小李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,右侧椎动脉局限性狭窄。

小李的情况属于大血管病变,很有可能会进展为更大面积的脑梗死。李秀彩主任、崔浩副主任决定为小李进行桥接治疗。
桥接治疗即静脉溶栓桥接介入取栓治疗,是指对在时间窗内的患者,先进行静脉溶栓治疗,然后迅速机械取栓,以达到最佳的血管再通效果,尽快恢复血流,减少神经功能损害。这种治疗方式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,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。
与家属充分沟通后,急诊科医护人员对小李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,此时距离他来院仅仅35分钟。随后,医护人员将小李送到导管室,早已在此等候的冯彦敏主任带领神经内一科、神经内三科介入团队迅速为他进行了介入手术,采用“抽吸+支架取栓”等方式,成功开通了闭塞的血管,恢复了血流的通畅。

术后三天内,小李的肌肉力量增强,言语功能也开始逐渐恢复。配合针灸和康复治疗,十天后他已经能够正常行走,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。“当时看着孩子半边身子不能动,感觉天都要塌了。”谈及救治经历,小李母亲数次哽咽,“是市二院医护团队的专业和果断给了我们希望,他们不仅救了我儿子的命,更挽救了我们整个家庭。”
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,俗称“脑血栓”,是由于脑部血管内发生血栓、栓塞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疾病。起病急,发展迅速,致残率、死亡率高,脑梗死半小时后脑细胞会逐渐坏死,无法恢复;超过24小时后,很可能无法进行取栓手术,即使手术成功,患者生活质量也很有可能大大降低。因此,一旦发病,应尽快就医,第一时间拨打120紧急送医,早期干预和治疗可以降低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的风险。
近年来,脑梗死年轻化趋势明显。除了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,年轻人熬夜加班、通宵娱乐,长期久坐不动、作息不规律,吸烟、酗酒,喜欢高脂、重油、高糖食物,频繁点外卖,甚至情绪激动等都是引发脑梗的高危因素。
急诊科主任李秀彩提醒大家,平时要规律作息,均衡膳食,戒烟戒酒,心态平和,适量运动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
✎ 文丨急诊科 刘曼丽